1.
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
1.1. 金錢並非萬能,光有錢還不足以享有富足而充實的人生。
1.2. 財富並無法買到快樂幸福,反而是快樂幸福可以帶來財富。
1.3. 認清財富本質不在財富本身,而是其帶來的價值。
1.4. 快樂的有錢人,通常都是先有快樂,後來才變得有錢。
1.5. 個人要快樂幸福,取決於持續做自己喜歡的活動,而非擁有多少。
1.6. 父母送給小孩最好的禮物,不是買「東西」,而是買「經驗」。
1.7. 快樂套利:增加快樂卻不增加支出,把有限的錢花在最大的快樂上。
1.8. 真正快樂的人,都能掌握自己人生的幾個重要層面:工作、健康、娛樂、社交生活、金錢與人際關係,平均分配時間和心思。
1.9. 自問:「我生命中到底什麼重要?」有了答案,就會知道多少才夠。
如果不知道什麼重要,那麼,再多都不夠。
1.10. 投資的成功關鍵:設定長期目標、訂出計畫、然後不要輕易改變。
1.11. 確定的好結果,要比預期中了不得的結果來得好。
2.
想想你的退休生活
2.1. 全生涯理財規劃的目的,是協助你過自己想要的人生,確保你有足夠的錢能實現夢想。
2.2. 快樂之橋:了解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及目標,建構一套妥善運用自己資源的理財策略,發展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。
2.3. 設立目標時,要向前看,而不是回頭看,才不會讓過去侷限了你的未來。
2.4. 實現快樂的第一步,就是花的錢要比賺的錢少。
2.5. 房貸重擔所產生的強迫儲蓄效益,並沒有任何其他的投資可以替代。
3.
金錢的意義
3.1. 最常和錢連結在一起的四個字眼,全都是負面情緒:焦慮、沮喪、生氣及無助。
3.2. 錢有兩個功能:是達成目的的工具,同時本身也是目的。後者充滿危險。
3.3. 期待被眾人接納、符合社會常態的壓力,影響著每一個人;同儕壓力的誤導,成為我們依照個人價值觀生活的最大威脅。
3.4. 消費主義盛行不只讓大家不滿足於所擁有的東西,連對自己也不滿意。
4.
追尋快樂
4.1. 一件物品的價值,不能根據它的價格,而應該根據它所產生的效益。
4.2. 累積財富的動機與核心價值及目標一致時,財富愈多愈快樂;被同儕壓力與物質欲望所逼時,財富愈多愈不快樂。
4.3. 快樂的有錢人把金錢當成達成目的的工具,而不會把金錢視為目的。
4.4. 理解並真正實踐個人價值於生活中是獲得快樂的主要方法之一。
4.5. 選擇,以及做選擇的能力,是享受自由時重要的一部分。
4.6. 當一個夠好就好者(satisficer)而不是完美主義者(maximiser),會讓你感到更快樂。
4.7. 美好人生的核心就是正面思考。
4.8. 愉快所涉及的是感官上的飽足,喜悅則是幫助達成心理層次的提升。
4.9. 愉快是短暫的,感受會遞減;喜悅可以帶來持久的快樂,而且代價不高。
4.10. 幸福人生是結合許多不同且適度節制的愉快以及豐富的喜悅。
5.
對幸福的渴望
5.1. 人生有四種需求必須被滿足:安全感與食物,勝任感、掌控感與自尊,與外界的聯繫,自主性及可信賴感。
5.2. 建立美滿關係的最好方法:照顧好自己,做自己喜歡的事,做別人喜歡的事,大方一些,分享感受。
5.3. 期望少一些,「夠好」就好,然後放輕鬆。
5.4. 練習全神貫注:一分鐘呼吸練習,用心吃飯,用心走路。
6.
如何教導孩子理財
6.1. 不要讓富裕剝奪下一代成就的機會,也不能低估那些從苦日子中學到的堅毅和其他的良好習慣。
6.2. 探索核心目標:熱情在哪裡?專長是什麼?如何賺到足夠的錢?
6.3. 對任何人來說,最奇妙美好的命運,就是有人願意付錢讓自己做最感興趣及最有熱情的事。
6.4. 跟孩子分享你的熱情,把經驗當成禮物送給孩子,讓孩子多多探索,給孩子體驗大自然的機會。
6.5. 事先約定孩子可以決定的花費有哪些,培養記帳的習慣,父母必須以身作則。
6.6. 愛他們原本的樣子,而不是你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。
6.7. 父母對孩子的愛在以下三個領域裡可以支持孩子培養自信:投身的事業、婚姻對象及宗教信仰。
7.
因付出而快樂
7.1. 更深層的幸福來源是有意義的付出。
7.2. 我們藉著獲得來謀生,但憑施予來營造人生。
7.3.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可以影響身邊其他人的力量,每天都可以做,即使只是很小的事情。選擇使用一己之力去幫助他人,不只是人性,更為我們及他人的人生賦予更大的意義。
8.
只賺不賠的秘訣
8.1. 長期平均來說,股票市場的年均報酬率要比貨幣及債券市場多出5~7%。
8.2. 長期投資績效繫於投資人的行為表現,更甚於基金的表現。
8.3. 建立一個有效率且分散的投資組合,並專注在影響最重大的單一因素上,才是正確的行為。
9.
短視近利的代價
9.1. 虧損的痛苦感受,大約是同樣規模獲利所產生快樂感受的兩倍大。
9.2. 投資人檢視投資績效愈頻繁,就愈可能做出不適當的短線決定。
10.
培養遠見
10.1. 短期績效不可信賴,過去績效雖可參考,但不是個可靠的指標。
10.2. 避開「短視性規避虧損」以及市場「雜音」的干擾。
11.
迷人的不動產
11.1. 投資自用住宅以外的不動產,往往帶來比投資股市更高的風險與更低的報酬率。
11.2. 不動產投資的五大迷思:波動幅度不像股市那麼劇烈?價格永遠不會跌?不會跌得像股票那麼慘?可以打敗通貨膨脹?地段不好才會虧錢?
11.3. 不動產的鑑價系統不可靠,價格波動未被反應,導致風險被忽略低估。
11.4. 取樣對象的差異和整修費用的忽視,導致房地產的報酬率被高估。
11.5. 投資住宅不動產就像投資個股,不容易分散投資降低風險。
11.6. 長期而言,股市報酬率會繼續大幅領先房產市場的報酬率。
12.
面對內心的敵人
12.1. 傾向相信過去績效可以做為未來績效的參考,就是在決策過程抄捷徑卻引來災難的典型例證。
12.2. 研究顯示,當投資人進行短到中期的投資時,若在最近績效最差的基金中選擇投資標的物,會比選擇績效最佳的基金更有利。
12.3. 近期發生的經歷、被渲染的重大事件,都會讓投資人過度反應。
12.4. 心錨效應加上過度自信,通常會導向不妥的決定。
12.5. 交易太過頻繁是過度自信最具毀滅性的副產品之一。
12.6. 防範心理失誤,必須要有一套穩健可靠的投資架構,根據四項黃金原則所建構:
品質:集中於優良具前景之標的
價值:以合理價格購入並持有
分散:分散投資以增加機會與降低風險
時間:避免情緒化並且容許標的物有表現之時間
12.7. 投資在一組夠分散、以合理價位買進的高品質標的物並持有足夠的時間,就是累積財富的可靠方法。
12.8. 價值,是綜合考量品質與價位後的產物。
12.9. 把市場風險當成是提供機會的朋友,避免被貪念與同儕壓力所干擾。
13.
好顧問與壞顧問
13.1. 理財顧問可以幫助你:釐清目標、透過工具及專業知識,連結理財的目標和資源、使你觸及不同領域的專業技術、講求紀律、提供終身服務、幫助避開心理陷阱。
13.2. 避開以交易傭金作為自己收入的顧問。
13.3. 真正的專業人士是不會提供免費服務的;免費顧問服務的代價往往就是你理財錯誤所付出的成本。
14.
多少才夠?
14.1. 確認你的工作能帶來真正的滿足,廣泛地運用自己的強項,想一想哪些事情能讓你感到喜悅,好好規劃自己的時間,區分中長期和短期目標,要為自己的人生準備理財計畫,而不要為自己的金錢準備理財計畫。
14.2. 財富、個人的目標價值與幸福都是緊密聯結在一起的。
14.3. 你在無盡的選擇中可以充分享受最難體會到的感受之一,就是掌握自己命運的感覺,一種了解自己要什麼以及為什麼的感覺,還有人生該走哪一條路徑才能讓自己有最快樂的感覺,以及知道「多少才夠」的感覺。
留言
張貼留言
歡迎留下足跡,
一個問題可以敦促你我找到答案,
一次分享可以幫助到更多人,
一句感謝可以支持我們繼續前進。